任何物質都是因為有阻力而被感知。今天我們眼睛看得到東西,是因為物品擋住了眼睛的視線;耳朵聽到聲音,是鼓膜擋住了音波的振動。
當我們用一般相機拍攝一個人的時候,我們可以看得到他的外貌;假定我們換成X光攝影機,那我們看到的只剩下了骨頭;假定用γ射線(Gamma射線),則連人也看不見,只剩下一些金屬配件;假定我們用的是超越光速的儀器,那麼我們能看到什麽?什麽也看不見了,為什麽?因為它可以穿透任何何物質。(理論上超越光速物質本體會解離)相物質被穿透後,相就無法成形,也所謂的『無相』了。
元神的氣在體外,我們稱之為『元氣』;元神的氣進入體內我們叫『真氣』。當精子與卵子結合後,第一與第三層元神會相互交融,使胎兒得以成長。為了肉身的成長,這一層元神隨時在身體周邊調合,從原本數十公里直徑的圓球(時間長短個人有別,如同八字中的入命。)縮成三古尺的直徑,這圓球我們稱之為第二層元神。此第二層元神自生命的開始一直陪伴我們到肉體生活的結束,才各自回到自己的元神部位。
由於它統括了生理與氣的運行,我稱之為氣學。以此來研究生理中氣的運行與障礙之調整,以期減少生理中氣行的阻力,讓身體恢復健康,更進而認知生理而通天理之境。如此生理的阻力日漸消除,以達萬物皆通的無相境界。這是無相氣學研究的方向。
105年11月23日 陳銘堂